達人觀點
聚焦中國、邁向全球
專訪中達電通宮鴻華總經理
文|品牌暨企業信息處 2025/10
9月於上海展出的工博會剛結束,台達以創新科技推動永續 AI,透過高效節能技術,提供綠色解決方案,並賦能智能製造、數位轉型與產業永續,吸引眾多關注。台達自 1992 年成立中達電通 (DGC) 以來,深耕中國市場已逾三十年,並已發展成為海外成長最重要的戰略據點之一。本期品牌雙月刊邀請中達電通 宮鴻華總經理(以下簡稱宮總),和同仁們分享中達電通目前的挑戰、轉型和目標,各事業單位如何協同合作開展商機,並分享他上任一年來的觀察與對長期發展的建議。

時代課題:中國市場的「捲」與「變」
「過去二十年,中國市場一路按下快轉鍵,眨眼便是一部波瀾壯闊的產業史詩。」訪談一開始,宮總以深具歷史縱深的視角,描繪中國市場環境的變化。他指出,中達電通的成立正值改革開放深化之際,恰逢中國內部產業重塑的關鍵時期。當時,政策紅利與市場活力互相激蕩,為企業快速融入本土產業鏈提供了難得機會。近年來,隨著本土企業迅速崛起,市場競爭模式也悄悄轉變。如果企業無法持續提供不可取代的剛性需求價值與生態協同能力,便可能面臨「邊緣化」甚至「離場」的風險。「未來五年,將是決定台達在中國市場『存在意義』的關鍵:不是成為引領產業的『Somebody』,就是逐步淡出成為 『Nobody』。」宮總上任演講:以「變」應中國市場的「捲」

在這樣的環境下,中達電通面臨的挑戰愈加明確且迫切,核心在於必須同步突破兩大關鍵:一是「商業模式轉型」的策略突破,二是「人才傳承」的根基建設。前端突破、後端築底,雙輪並行,缺一不可。

策略突圍:雙軌並行的核心思維——以客戶為中心深耕價值
以價值為槓桿,撬動產業版圖!

面對這場關乎生存與發展的「市場競爭」,中達電通選擇以「雙軌並行」策略來打造差異化競爭力,「Region的本質使命,是創建客戶價值關鍵推手。」宮總強調,透過「聚焦客戶」的發展策略,中達電通將目光從泛泛的「產業」轉向具體的「應用場景」,這種「場景化穿透」的背後,是從客戶需求出發,採取China for China的方式提升產品競爭力;並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發展跨BG的場域解決方案。這不僅是中達電通價值行銷的核心所在,也成為產品力與方案力持續成長的基礎。

在生態鏈發展層面,宮總進一步說明:一方面從聚焦 「Key Account」轉向 「生態圈」的升級,不再侷限於單一客戶發展,而是圍繞重點產業(如新能源、半導體、高端裝備等)建立「客戶+上下游夥伴+技術供應商」的協同網絡,做到更全面的需求挖掘及高效的價值複製。另一方面,透過專屬的通路銷售團隊,優化經銷商政策與激勵機制,讓通路夥伴感受到更明確的價值引導,同時推動全國經銷網絡重整—從一二線核心城市到三四線產業帶,從傳統製造集群延伸到新興經濟圈層。透過差異化的價值創造,讓台達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能隨生態體系調整,通路迅速到達。宮總參與經銷商大會,分享中國市場趨勢與台達通路策略

組織進化:從結構調整到能力累積的長期布局
Make DGC Great Again!

「戰略的生命力,最終要靠組織能力來承載。」擔任中達電通總經理近一年來,宮總對組織變革的思考愈發深刻。他透露,目前正推動一場「戰略事業平台(SBP)」的深度重構—一方面將組織拆分為「產品單元」與「系統及解決方案單元」兩大核心板塊,另一方面,業務團隊也依客戶屬性重新整合。這場變革並非單純的部門調整,而是對「客戶需求導向」理念的全面落實。

客戶需要的不再只是單一產品,如何能在內部做好不同BG產品及方案的整合,讓業務能銷售跨BG的產品,這對內部的人力與能力都是一大挑戰。中達電通一方面強化「創新(Innovation)」與「卓越運營(Operation Excellence)」的雙輪驅動:另一方面,成立多個工作小組,讓跨事業部團隊共同探討,如何整合行業方案,如何在不同層面導入AI應用,同時建立數位化的平台,讓經驗能快速傳承,而不是停留在個人電腦中。

宮總為團隊描繪了一幅清晰的「發展藍圖」:1.扣緊「China for China,China for Global」的策略方向,強化整體競爭力。2. 推動「前沿應用落地」,加強與台達總部(Corp)、各事業群(BG)及新事業發展單位(NBD)的協作,打造差異化優勢。 3.聚焦「人才傳承」,通過完善的「輪調機制」,接班人計畫(Successor Plan)與人才梯隊計畫(Talent Plan),完善中達電通的人才庫,最終推動價值行銷的全面轉型。宮總勉勵團隊,聚焦人才培育與輪調機制,共同推動價值營銷

全球視野:從「中國實踐」到「全球價值」的進階思維
「贏中國」是「得世界」的重要前提,宮總也將視角拉高到全球產業競爭的格局。他認為,當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不只是「滿足現有需求」,更在於能否「創造新的供需模式」並「帶動產業價值升級」。

隨著中國本土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未來全球市場競爭,本質上會是中國市場競爭的延伸。「台達的研發投入與技術積累,是我們參與全球競爭最堅實的基礎。」 宮總信心滿滿地表示,八大事業群(BG)的多元產品組合、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以及遍布全世界的 Region 團隊,共同構成了中達電通協助中國客戶邁向國際的 「能力基石」。

文化基因:務實與開放的融合,成就跨越景氣循環的韌性
訪談尾聲,宮總分享了他的職涯經歷,為打造中達電通的「轉型」提供了詮釋。從台灣中鼎、燁輝鋼鐵的大廠擴建營運及系統整合經驗,到伊頓、施耐德、ABB等跨國企業的管理經驗,他始終強調:「企業的競爭力,本質上是文化基因的外顯。」

「台達最珍貴的特質,在於找到了『務實』與『開放』的黃金平衡點。」他解釋道,無論是吸納全球頂尖人才,還是積極擁抱本土化創新,都體現出台達「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的智慧。這種文化基因,也深刻塑造了中達電通的人才戰略:既重視核心團隊的穩定性,又大膽引入「新血」—2025年已引入四位具備世界級企業背景的事業部負責人,他們帶來的國際化視野、創新方法論與思維,正為團隊注入新的活力。

他特別勉勵團隊:「需打破『垂直領域』的思維局限,建立『全方位視角』—既要跨越產品線的邊界,看到不同技術之間的協同潛力;也要突破地域的限制,理解不同市場的差異化需求。」唯有如此,才能從「產品供應商」轉型為「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者」,最終成為引領產業趨勢的「價值創造者」。

我們要將台達的技術與價值在中國市場深耕壯大,成為產業的引領者,也要將中國市場的產業洞察與創新實踐回饋給集團,宮鴻華總經理總結道:這是中達電通的時代使命!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