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观点
聚焦中国、迈向全球
专访中达电通宫鸿华总经理
文|品牌暨企业信息处 2025/10
9月于上海展出的工博会刚结束,台达以前沿科技推动可持续 AI,透过高效节能技术,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并赋能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吸引众多关注。台达自 1992 年成立中达电通 (DGC) 以来,深耕中国市场已逾三十年,并已发展成为海外成长最重要的战略网点之一。本期品牌双月刊邀请中达电通 宫鸿华总经理(以下简称宫总),和同仁们分享中达电通目前的挑战、转型和目标,各事业单位如何协同合作开拓商机,并分享他上任一年来的观察与对长期发展的建议。

时代命题:中国市场的卷与变
“过去二十年,中国市场一路按下快进键,眨眼便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产业史诗。”访谈伊始,宫总以极具历史纵深的视角,勾勒出中国市场环境的变革。他指出,中达电通的成立正值改革开放深化之际,恰逢国内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彼时,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相互激荡,给了企业快速融入本土产业链的机遇。近些年随着本土企业的快速崛起,市场竞争逻辑已悄然发生转变,若企业无法持续提供不可替代的刚需价值与生态协同能力,便可能面临“边缘化”甚至“离场”的风险。“未来五年,将是决定台达在中国市场‘存在意义’的关键节点:要么成为引领产业的‘Somebody’,要么沦为逐渐淡出的‘Nobody’。”宫总上任演讲:以“变”应中国市场的“卷”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达电通所面临的挑战已愈发清晰而紧迫,其核心在于必须同步攻克两大关键:“商业模式转型”的路径突破​​与“人才传承”的根基建设,前台破局,后台筑底, 双轮咬合、缺一不可​​。

战略破局:“双轨并行的底层逻辑——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深挖
以价值为支点,撬动产业版图!

面对这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市场竞争”,中达电通选择以“双轨并行”战略来构建差异化竞争力,“Region的本质使命,是创建客户价值的点金者。”宫总强调,通过“聚焦客户”的发展策略,中达电通将目光从泛化的“行业”转向具体的“应用场景”,这种“场景化穿透”的背后,是从客户需求出发,以China for China来完善产品的竞争力;以解决真问题为目标,来发展跨BG的场域解决方案。这是中达电通价值营销的锚点,也是产品力和方案力继续生长的土壤。

在生态链发展层面,宫总进一步阐释:一方面从聚焦“Key Account”向“生态圈”的升级,不再只局限于单一客户发展,而是围绕重点行业(如新能源、半导体、高端装备等)构建“客户+上下游伙伴+技术供应商”的协同网络,做到更为全面的需求挖掘及高效价值复制。另外,通过专属Channel Sales应对及优化经销商政策与激励机制,让渠道伙伴感受到进一步的价值引导,同步推进全国经销网络重构—从一二线核心城市到三四线产业带,从传统制造集群到新兴经济圈层;通过差异化的价值创造,让台达在中国的坐标,随生态而动,随渠道即达。宫总参与渠道商大会,分享中国市场趋势与台达通路策略

组织进化:从“结构重塑能力沉淀的长期主义布局
Make DGC Great Again!

“战略的生命力,最终要靠组织能力来承载。”担任中达电通总经理近一年来,宫总对组织变革的思考愈发深刻。他透露,当前正推进一场“战略事业平台(SBP)”的深度重构— 一是拆分为“产品单元”与“系统及解决方案单元”两大核心板块,二是将业务团队也依客户属性进行重新梳理,这一变革绝非简单的部门调整,而是对“客户需求导向”逻辑的彻底贯彻。

客户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产品,如何能在内部做好不同BG产品及方案的整合,让业务能销售跨BG的产品,这对内部的人力及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中达电通一方面强化“创新(Innovation)”与“卓越运营(Operation Excellence)”的双轮驱动:另一方面,成立了许多任务小组,让跨事业部的团队一同探讨,如何共同攻克一个行业方案,如何在不同的层面加入AI的应用,并建立数字化的平台,让这些经验能更快速的传承,而非停留在个人电脑中。

宫总为团队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发展蓝图”:1.紧扣“China for China,China for Global”的战略来强化竞争力, 2. 推动“前沿应用落地”,加强与台达总部(Corp)、各事业群(BG)及新事业发展单位(NBD)的协同来打造差异化 3.聚焦“人才传承”,通过完善的”轮调机制”,“接班人计划(Successor Plan)”与“人才梯队计划(Talent Plan),完善中达电通的人才库,最终实现价值营销的强势转型。宫总勉励团队,聚焦人才培育与轮调机制,共同推动价值营销

全球视野:从中国实践全球价值的升维思考
 “赢中国” 是 “得世界” 的重要前提,宫总也将视角拉升至全球产业竞争的高度。他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棋局”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仅在于“满足现有需求”,更在于“创造新的供需关系”与“引领产业价值升级”。

当前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未来全球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中国市场竞争的延伸。“台达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是我们参与全球竞争的坚实基石。” 宫总信心满满地表示,八大事业群(BG)的多元产品矩阵、持续迭代的创新能力,以及布局于全世界的 Region 团队,共同构成了中达电通服务中国客户迈向国际的 “能力底座”。

文化基因:务实与开放的交融,成就穿越周期的韧性
访谈尾声,宫总分享了他的职业履历,为打造中达电通的“转型”提供了独特注脚。从台湾中鼎、烨辉钢铁的大厂扩建营运及系统整合经验,到伊顿、施耐德、ABB等跨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他始终强调:“企业的竞争力,本质上是文化基因的外显。”

“台达最珍贵的特质,在于找到了‘务实’与‘开放’的黄金平衡点。”他解释道,“无论是吸纳全球顶尖人才,还是积极拥抱本土化创新,都体现出台达“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的智慧。这种文化基因,也深刻塑造了中达电通的人才战略:既重视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又大胆引入“新鲜血液”——2025年已引入四位具备世界级企业背景的事业部负责人,他们带来的国际化视野、前沿方法论与创新思维,正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

他特别勉励团队:“需打破‘垂直领域’的思维局限,建立‘全局视角’——既要跨越产品线的边界,看到不同技术之间的协同潜力;也要突破地域的限制,理解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唯有如此,才能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最终成为引领产业趋势的‘价值创造者’。

我们要将台达的技术与价值在中国市场深耕壮大,成为产业的引领者,也要将中国市场的产业洞察与创新实践反哺给集团,宫总总结道:这是中达电通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