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绿生活
美国永续城市榜首!探索波特兰的宜居宜行
文|詹诒絜 / 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高级专员 2019/10

若列举当前美国的永续城市,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对建筑规范极为严格的纽约和西雅图,或是努力强化大众交通运输的旧金山。但你知道吗?号称奥勒冈州人口最多的城市—波特兰,比起前面几个大城市,观光热潮虽不及,但在永续表现上一点都不输,甚至更胜一筹!

今年八月,恰逢国际知名智库”美国能效经济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for an Energy-Efficient Economy, ACEEE)在当地举行工业节能年会,笔者特赴汲取新知之外,也将这座城市的”宜居宜行”探索了一番。

活化交通廊道 整座城市皆宜行

波特兰的永续表现,其实在十年前的几次评比里就脱颖而出。当时,美国一家永续生活公司曾经以经济、环境、绿色清净科技等16项目,针对各城市进行整体永续评估,波特兰连续两年蝉联冠军宝座!

能有如此优异表现,不是没有原因,早在1970年代,波特兰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市民空间”,让轻轨、巴士、自行车和私家汽车能共存于林荫大道上,却又不伤害行人步行空间。于是,政府将人行道规划为上、下客的区域,并且让公交车和轻轨交错使用车道,而汽车则自己用一个车道。谈到这里,读者一定好奇,市区哪有那么多的路面空间可以容纳这些分隔道?为了解决空间不足问题,波特兰的大众运输大多以”单行道”为主,也就是说乘客在一处上车往右,要再向左返回原处时,必须到相邻的另一条街道上乘车,而非在原街道的对面。如此的规划,减少了交通堵塞问题,也确保行人权利,甚至还有空间置放公共艺术品,或在人行道上铺透水铺面及植栽,活化了城市,也达防洪效果。

大面积绿化 不愧宜居城市之美誉

除了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外,市区内还散落着许多绿化公园,其中还出了个国际知名的治水案例:坦纳泉公园(Tanner Spring Park)。其实,这区域本来是个湿地湖泊,后来因为经济发展被大规模填平,开发成商业区。不过到了20世纪尾时,政府决定要大改造一番,把近0.9英亩的地还给大自然,与周围住宅区共存。

坦纳泉公园(Tanner Spring Park)是波特兰城市里的一片绿洲
意外发现全球第一个获得LEED v.4小区发展(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ND)白金级认证的绿建筑小区

在仔细设计下,这座公园成为波特兰第一个用现地生态自然处理雨水,并调节当地生态系的案例。周围设置的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将水导入公园内,再透过土壤层、生态池的达到自然净化,形成健康的水循环系统。公园内多处设置如何用自然解决方案(Natural-based solutions, NBS),达到生态与社会福祉双赢效果,兼具浓厚的环境教育意义。而笔者在这里看到许多孩子盯着水池的生物,许多大人一旁休憩,确实这种的静谧及祥和,会让人多驻足几分。

此外,在这次工业年会场地的附近,笔者意外发现全球第一个获得LEED v.4小区发展(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ND)白金级认证的绿建筑小区。这里有绿地和生态池相间穿梭在住宅建筑群里,整个小区采取NORM(Natural Organic Recycling Machine)的回收水系统,现场(on-site)、非集中化(decentralized)地处理废水。过程中,污水、雨水会先经过厌氧装置、滴滤器,再经过周遭三层的绿地、湿地过滤和脱氧装置,最后消毒后就直接供应小区,因此,住户们所使用的水100%是废水回收,而比起大型都会区的废水处理系统,这种非集中化的污水处理,在用电量上也少很多。

去年,基金会与ACEEE合作产出一份美国城市低碳住行的政策报告,里面就提到波特兰在做房屋交易时,强制揭露建筑能源使用量,可见市政府当局相当重视建筑节能。而此次藉出差之际,顺道走访了波特兰具特色的永续景点,让笔者更加觉得,无论是在建筑规范上,或是交通规划上,这座城市都是值得台湾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