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
轉型路上的綠色實踐 台達的RE100與EV100
文|企業永續發展部 2025/10
在全球邁向淨零的時代下,再生電力與運具電動化是低碳轉型的重要力量。台達於2018年及2021年分別加入由國際非營利機構氣候組織 (The Climate Group) 發起的「EV100」與「RE100」兩大倡議,持續提升再生電力使用比例、加速運具電動化、推動充電基礎設施佈建。透過多年的推動,不僅展現出階段性成果,成功突破了各種挑戰,也對外部產生影響。

達成RE與EV階段性成果 
在RE100推動上,台達以全球營運據點2030年使用100%再生電力為目標,積極拓展太陽能自發自用、簽訂再生電力購電協議(PPA)、購買綠色電力產品與非搭售型再生能源憑證 (Unbundled EAC)。2024年全球營運據點再生電力達84%,超過原訂定RE74之內部目標。

在EV100倡議上,截至2024年底,電動車占台達公司車的比例達到36%(不含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比例則達25%),共110輛;各據點亦已安裝充電樁達233台,鼓勵員工及客戶使用電動車。未來將於2030年全球能源管理範疇的營運與生產廠區提供充電樁設施,並將公司車完全改為電動車,替換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完善治理架構及充電技術  克服各種執行障礙
台達推動再生電力與運具電動化,一路走來面臨許多挑戰。以RE100來說,台達全球據點分散,超過190個,其中有不少據點屬於小規模用電,難以達成具規模效益的再生電力購電協議。再加上各國再生能源政策成熟度不一,市場透明度不足,使購買再生電力充滿挑戰。

為此,台達成立全球RE100委員會,分區設立8個工作小組,並自2022年起將再生電力的達成率納入董事長、執行長以及各工作小組地區最高主管的績效指標,影響5至15%的薪酬獎勵。每一工作小組皆有專責人員頻繁與當地再生電力業者協商,確保在不同國家的再生電力皆符合RE100規範標準;在難以簽署再生電力購電協議、購買綠色電力產品的國家,則採用非搭售型再生能源憑證方式,促進達標。

在推動EV100過程中,遇到員工電動車數量快速增加的問題。以上海研發大樓為例,截至2024年底,上海同仁私人車輛中電動車數量已超過170 輛,占員工車輛36%,如此趨勢不僅造成充電樁的排隊壓力,更讓用電需求大幅增長,對電網穩定形成壓力。

應對大規模的充電需求,台達制定內部「充電管理制度」,確保充電樁使用上的公平與效率。另外,在廠區設置太陽能、儲能及電動車充電相結合的「光儲充」一體式設備,充分利用再生電力發電,並通過儲能系統調節電力使用,輔以DeltaGrid®EVM電動車充電管理系統,來調度能源供需。透過此智慧充電解決方案,成功地讓上海研發大樓離峰用電提升19%,尖峰需求降低18%。

串聯政策與產業  擴大執行影響力
台達具有RE100與EV100雙重成員身分,也希望藉由自身實踐能對外擴大實質影響。在產業方面,透過落實RE100,不僅能夠推進台達自身永續目標,更能驅動價值鏈轉型,協助合作夥伴降低範疇三排放,提升整體競爭力與合作力。在政策方面,台達以自身經驗在台灣提出24/7再生能源匹配議題,促進相關政策發展討論,更自主開發電力匹配程式,同時使用氣候模型分析,了解、定時監測供電狀況。此外,亦透過教育訓練帶動供應商採用再生電力;在泰國則推動再生電力購電協議規範研究,積極參與政策對話。

台達在全球廠區、辦公室與研發中心設置充電站,不僅帶動員工自有電動車快速成長,也提升了社區周邊充電可及性。更重要的是,台達透過「再生能源應用、智慧技術賦能、創新機制設計」三位一體的策略,有效解決了運具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的挑戰,此模式將有助於打造一個低碳交通生態系,引導社會朝淨零未來邁進。

實踐RE100與EV100,不僅展現了台達在能源轉型與交通電動化上的決心,也反映出企業在面對全球氣候挑戰時的行動力。台達在挑戰中持續創新、累積影響力,期盼為全球淨零目標與世代永續貢獻更深遠的力量。

備註:今年,Climate Group 邀請台達撰寫一篇 EV100 實踐文章,題為 〈讓員工充電更智慧、更普及?整合 IT 將成關鍵〉
台達以全球營運據點2030年使用100%再生電力為目標,積極採用再生電力台達將於2030年全球能源管理範疇的營運與生產廠區提供充電樁設施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