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綠生活
聯合國示警!
人類正在生態保護的十字路口
台達基金會 2021/02

年年破紀錄的高溫、頻繁的洪旱交替,還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森林大火,擾破壞了動植物們生存的環境。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PBES)指出,地球上約有100萬種物種已面臨滅絕。面對如此緊急狀態,原定今年要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CBD COP15),打算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發展訂定新目標,但後來因為疫情關係,推遲到明年才舉辦,目前僅先就十年前各國所立下的愛知目標(Aichi Target),發表一份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5, GBO-5),進行總體檢。

生態保護目標全數跳票 僅有部分成果
讓人失望的是,當初設定有20項愛知目標,如今竟然沒有任何一項被完全達到!進一步看裡面的60項子目標,只有7項被達成(藍色及綠色),超過半數都被認為有待改善(黃色),有些子目標甚至被標示毫無進度。不過,報告中第11項目標「增加與改善保護區」已成功將保護區比例提高約1.5倍;在目標12「防止滅絕」上也有進展。過去保育工作成功救回近百種生物,讓牠們免於瀕臨滅絕。

30 x 30目標 讓大自然恢復元氣
雖然今年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辦不成,但聯合國的大會上倒是首次舉辦生物多樣性高峰會(UN Summit on Biodiversity),全球64個國家領導人齊聚立下「30x30」目標,承諾到2030年要保護30%的陸地和海洋。盤點目前全球受保護的海洋面積只有7%,與30%的目標距離非常遙遠,而且有近61%的海域是屬於國家主權管轄範圍外的公海,若要實現30 x 30海洋保護目標,就得在公海建立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