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孕生珊瑚復育計畫逐步走向世界,2024年12月10日在全球知名生態權威珍古德 (Jane Goodall) 博士見證下,與新加坡國家公園局 (NParks) 合作,在聖約翰島國家海洋實驗室 (SJINML) 建置珊瑚復育基地,並導入台達智慧養殖系統,成為首批響應新加坡「十萬株珊瑚復育倡議 (100K Corals Initiative) 」的企業。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 (Desmond Lee) 也全程參與10日的啟用典禮,除感謝台達的投入外,並希望持續發展復育科技,讓珊瑚可以應對地球暖化帶來的生存挑戰。
台達基金會董事鄭安 (左2) 帶領主管群與生物權威珍古德 (Jane Goodall) 博士 (中) 及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 (右2) 合影
「所有的生態系都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從陸地到海洋,從珊瑚到我們人類。」今年已高齡90歲的珍古德 (Jane Goodall) 博士,在參觀完復育基地後,對參與活動的貴賓作以上表示。此次她是在新加坡國家公園局的邀請下,乘船跨海登上聖約翰島參與活動,她除了與李智陞部長全程認真地聆聽台達工程人員解釋復育系統外,也與代表台達基金會出席的鄭安董事,並肩種下保種中心第一批珊瑚,而後更情不自禁親吻了珊瑚苗給予祝福。
(左圖) 台達基金會董事鄭安與生物權威珍古德 (Jane Goodall) 博士親手體驗種珊瑚
(右圖) 台達基金會董事鄭安向生物權威珍古德 (Jane Goodall) 博士及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介紹台達珊瑚養殖科技
台達基金會鄭安董事除在新加坡參與活動外,也透過直播與在台北的團隊與媒體記者作交流。他指出:「台達致力以創新推動永續,透過智能且自動化的技術,我們希望創造更高效和有影響力的解決方案,打造綠色未來。很榮幸可以提供最先進的工業自動化養殖方案,同時也導入樓宇自動化的監控系統,為新加坡國家級的珊瑚復育計畫貢獻一份力量。透過此次合作,期待能夠助力國際強化海洋生物多樣性,並長期支持環境永續。」
新加坡共有255種珊瑚,佔全球石珊瑚物種的三分之一,珊瑚礁面積約有十三平方公里。不過新加坡自1960年代以來,因海岸開發與航運增多影響,已有60%的珊瑚礁棲地受到破壞,近年並持續受到海洋熱浪的威脅。新加坡政府自2005年起開始計畫性地監測珊瑚礁健康、2016年展開第一階段珊瑚復育計畫、並選在全球剛歷經第四次大白化的2024年,展開十年十萬株的復育計畫。
未來,聖約翰島國家海洋實驗室 (SJINML) 每四個月,將復育3600株指形軸孔珊瑚與多孔軸孔珊瑚,並移植到新加坡南部海域。台達亦為此項研究計畫提供智慧養殖設備,包括運用PLC控制器、HMI人機介面、VTScada系統等,穩定養殖水體的品質、以及遠端監管缸體的狀況,使珊瑚復育的速度,能趕上接下來海洋熱浪的頻率。
運用台達研發的珊瑚養殖自動化設備協助SJINML珊瑚復育行動
台達基金會也將把參與此項研究計畫的經驗,應用在調適氣候變遷與阻止生物多樣性流失相關專案,持續與各界攜手合作增益自然。
SJINML的研究員在養殖場域的牆上掛上各自對100K Corals Initiative的期望
來訪的遊客仔細端詳養殖缸裡的珊瑚。珊瑚像是糖葫蘆一樣串成串,垂直掛在養殖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