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綠生活
直擊氣候變遷衝擊 台達志工海洋調適保育培訓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2020/12

近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依目前的升溫速度,大約再過10年,地球升溫將突破1.5°C,現存70-90%的珊瑚礁都會消失!因應如此危機,基金會今年特別跨域舉行海洋保育課程,9月26、27日帶著台達志工到遭受氣候變遷衝擊的第一現場:東北角,直擊氣候變遷下珊瑚礁生態系的變化,深入探索珊瑚固碳機制與棲息地庇護餵養的多樣生物族群,並實際參與珊瑚保育工作。

究竟台灣的珊瑚白化現象有多嚴重?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於9月底觀測國內周圍海域包括東北角、東沙及南沙群島的珊瑚群,將白化警示提升至最嚴重級別,珊瑚們的生命岌岌可危!

這次,志工們透過學習分類珊瑚、瞭解生長的環境,並實際操作珊瑚健康色卡判斷其健康狀態,將蒐集的檢測數據上傳至非營利全球珊瑚礁監測計劃平台,再利用大數據監測,希望成為優化珊瑚保育任務的尖兵,補足台灣海洋減碳與調適的人力。

第二日,志工們前往參觀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展廳,館方用環境影像說明全球暖化對於海洋物種繁衍的影響,其中包含海龜歷經重重難關產卵後,卻因海水溫度升高,孵化出來的雌性海龜比例提高,有可能造成未來雌雄比例不平衡。另外,酸化、暖化的海洋不僅不利於珊瑚生長,也改變海洋的質量,成為物種之間溝通的大問題,這些都讓志工能更進一步認識海洋。除此之外,培訓也加入珊瑚生殖小書DIY活動、模擬珊瑚補食等動態體驗課程,讓志工更瞭解珊瑚礁的生態。

有了基礎知識後,台達志工們開始挑戰珊瑚復育工作。下午大家轉移陣地來到東北角龍洞山海天使協會的珊瑚復育池,展開不同固定方式、將珊瑚分株固定於載體等工作。當日雖然天公不作美浪況不佳,影響志工原定下海種珊瑚的計畫,卻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協助綁珊瑚、利用水下無人機觀察珊瑚白化狀況。

不得不說,這次培訓台達志工分別從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廠遠道而來,經過兩日的基礎學理知識學習,在雨中進行復育工作,真的令人非常感動。過程中,大家也有一番感慨,面對氣候變遷,相較於許多海洋生物來說,人類比較容易調適自己,去適應一個正在變化的環境。很多生物沒有人類這般靈活性,就會漸漸消失在世界上,我們必須更積極去保護它們。

而身在氣候衝擊的現場,志工們也都了解到海洋的固碳能力是多麼偉大且不易。大家看著自己的雙手,回想起一起復育的珊瑚,能夠捕捉我們排放的碳,有人說這像是愚公移山,也是聚沙成塔。期望台達志工對外傳播的海洋保育和節能知識,能夠啟發更多民眾的減碳意識,將這能量像珊瑚復育一樣,分株傳遞、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