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建築內的電力使用被視為排碳的罪魁禍首之一,但如果這些電力來源都是再生能源,那麼這棟建築是否可以稱為零碳建築?根據 《亞太區蘊含碳入門 (Asia Pacific Embodied Carbon Primer)》,建築物的「蘊含碳」占全球碳排放約11%,其中新建築在開始使用前所產生的碳排放,更占新建築一半的碳排量。建築排碳可被區分成「營運碳」(operational carbon)與「蘊含碳」(embodied carbon)兩種,營運碳是指建築營運過程中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蘊含碳則是建築生命週期內所產生的碳排放,包含建材、施工、拆除階段。
「蘊含碳」是建築從建造到拆除的整個生命週期內所產生的碳排放,占建築碳排放的關鍵比例
過去,不管是各大建築組織發行的綠建築認證,或在聯合國氣候會議發起的倡議,都聚焦於減少建築營運碳排放,幾乎沒有人討論建築蘊含碳的減量。但這幾年隨著再生能源崛起,國際上越來越多組織認為建築排碳要歸零,必須連同解決蘊含碳的排放。兩個月前落幕的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8)發起《建築突破議程 (Buildings Breakthrough) 》,目標在2030年使「近零碳建築 (near-zero emission building) 」成為新常態;近零碳建築是指具有高能源效率、並且歷經整個生命週期評估的建築。不諱言,此槍一開,蘊含碳減量勢在必行。
不過,該如何降低蘊含碳?其實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實現:
1. 採購低碳建築材料
2. 使用碳儲存材料
3. 循環設計
4. 優化建築規模
其中使用低碳建築材料(鋼鐵、水泥、混凝土等)是最常見的方式。目前已有多個國際組織針對鋼鐵與水泥進行低碳產品界定,加上越來越多國家加入「低碳公共工程採購」,更有近百間企業做出「2030預購承諾」,幫助創造市場,可以預期將來低碳/近零材料採買並不困難。
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8)發起《建築突破議程》(Buildings Breakthrough),目標大量減少建築營運碳及蘊含碳
另一方面,各國政策對建築要求也日趨嚴格。去年,加州成為美國第一個通過全建築蘊含碳政策法案的州政府;加拿大多倫多更對市政持有的新建建築,設定蘊含碳上限。而最廣為人知的綠建築LEED 認證,也即將要有第五版本(v.5),把蘊含碳的減量納入計算。未來企業想要取得建築LEED認證,恐得多花點腦筋思考全生命週期的碳排。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上也開始針對室內裝修及建築改造階段的蘊含碳減量進行討論。也就是說,未來採用的室內裝修及改造材料,通通會被攤開來檢視其排碳量。因此,優先使用低碳、耐用、可重複使用、具有產品環境宣告的材料,或設計時就考慮到拆卸和重裝議題,將可能變成主流。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減少建築蘊含碳會不會增加成本?事實上,現在已有一些案例研究發現,在成本溢價不到1%的情況下,前期蘊含碳可以降低20%-46%不等,但這會需要做足功課,包含做出均勻跨距設計,或利用產品資料庫查找低碳產品,在規劃階段時便與供應商核實成本。隨著再生能源的普及,建築蘊含碳減量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各國政府、企業和建築業都應積極推動蘊含碳減量,才能為全球氣候變遷的緩解做出貢獻。
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國際倡議行動,期盼用市場力量帶動建築蘊含碳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