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创办人(右)与李教授(左)志同道合,都对研发创新高效节能的产品和技术抱有极大热忱,因此邀请李教授作为集团科技顾问,开启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合作
感动,开启逾三十年友谊
“我的人生除了父母,让我受益最多的两个人,一位是指导教授,另一位就是郑先生。”他从教授Thomas G Wilson的身上,学到严谨的态度,自己花半小时写35个字的论文摘要,教授竟然花两个钟头修改。“这是我学到最好的一堂课,好是没有止尽的,要多好就要多努力”。他和教授的缘分不过四、五年,跟郑先生却已三十多年。“郑先生是我的榜样,很成功的企业家,却没被成功冲昏头,生活朴实,始终保持赤子之心,从他身上学到做人做事的态度与热忱,无人能及。”李教授言谈中,分享这段宝贵人生经验。
“我和郑先生认识是1987年,他很坚持,一直想合作,我被他的精神感动。”因为感动,开启了三十多年的合作关系及终身友谊,70多岁的李泽元教授,想起第一次见到郑先生,就对他的热忱印象深刻。
1980年代,台达为了精进电源供应器的技术能力,找到美国最好的交换式电源供应器实验室,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力电子中心 (简称VPEC) 主任李泽元教授。他在学校年会中,首次接触到台达人欧阳光华,之后被邀请到台北公司参观,由郑创办人亲自接待。初次见面,郑创办人很喜欢他随身携带的小型高效率的电源模块、直流-直流变换器,郑先生很想深入合作。李教授因美国跟台湾距离遥远难合作,给了软钉子,提出台达在大学附近设实验室,但郑先生锲而不舍,“没想到他对我异想天开的想法非常认真,我很惊讶!”1989年,“台达电力电子实验室”(DPEL)在学校的科学园成立,由台达提供奖学金,VPEC研发技术,产学合作,开发高效率产品,奠定台达在交换式电源供应器的领导地位。
李教授作为国际电力电子学开创者之一,曾获得有着电力电子学科“诺贝尔奖”美誉的IEEE William E. Newell Power Electronics Award
成长,台达一路有李教授
从此,李教授就陪台达一路成长。“我不敢邀功,只是介绍最新技术,台达的成功99%是自己做到。”李教授很谦虚,以行动支持台达,十年后,在他的协助组织下,台达电力电子研发中心 (DPEC) 1999年在上海成立,成为重要的创新技术基地。他把学界最前沿的零电压开关技术转给台达,如今台达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协助孵化多个新产品开发团队,培养新型研发人才。
李教授(左4)于1999年主持成立台达电力电子研发中心DPEC,逐渐成为台达重要创新技术基地
此外,台达积极回馈社会,李教授也是关键推手。“台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的贡献很重要!90年代中期后,中国大陆发展迅速,但老师待遇很差,研究经费也很少,郑先生很希望在高校做些事,突然有在上海浦东盖大学的想法。我说不如和几个重点大学合作,支持研究经费。”于是从2000年起陆续设立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计划及中达学者计划,支持教师做科研,奖励优秀硕、博士研究生,先后邀请10所重点大学参与,共同促进电力电子学科创新发展及人才培养。2023年扩及电力系统领域,增邀华北电力大学和湖南大学。“郑先生对中国大陆早期电力电子发展,稳定优秀老师,带动学术风气,起到很好的作用。”
自2000年,在李教授(右1)和郑创办人(左1)的支持下,“台达科教两计划"设立,至今已坚持20多年,对高校师生的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未来,精进智能电网及储能发展
“近来台达做了些很不简单的事,开拓新领域。十多年前,郑先生就看上汽车产业,花很多钱就是不放弃,所以当电动车市场起来,台达进去速度很快。"即便如此,台达发展电动车,连续十年亏损,经营团队顶住压力,坚持去做,成为今年电动车事业群可望达到十亿美金经济规模、转亏为盈的关键。
未来,如何走得更稳健?李教授表示,下一波大趋势很明显,2060年前所有化石燃料发电或交通工具都要被电取代,电量相当于一万七千多个核电厂的总产值,台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发展兆瓦级及兆瓦级以上的大功率交换式电源。再生能源及储能市场投资会更高,但现在就要很积极地做,机会一来,才能走在别人前面,未来甚至有十倍、百倍以上的成长。
所有参与400kW极速快充项目计划合作伙伴,与台达美洲区经营团队及Virginia Tech CPES负责人李教授(左四)与充电设备前合影
期许,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
虽然交流时间,已近美国晚上11点,李教授依然神采奕奕,还透露了跟郑先生有趣的巧合。两人都读台中一中、成功大学电机系,曾在美商精密电子公司TRW工作,他一再谦称,不能与郑先生并论,但两位能相知相惜,可能就在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实在做事,诚恳做人的相同特质。李教授对学生则因材施教,提携后进不遗余力。被问到送给年轻人的一句话?他说“要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就是这样一位李教授,成为郑先生信任的终身挚友,也是台达往前迈进,最实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