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涵蓋製氫及燃料電池技術的多元測試環境,提供零部件及系統測試驗證,並與眾多策略夥伴合作,將實現氫能產業材料本土化,助力台灣氫能供應鏈接軌國際能源轉型趨勢。啟用儀式產官學各界嘉賓雲集,包括環境部長彭啟明、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以及中鋼、中油、台電等高層主管皆應邀出席。
「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啟用典禮,(左起) 台達氫能源應用新事業發展部總經理蔡文蔭、中鋼技術部門副總經理劉宏義、環境部長彭啟明、台達董事長鄭平、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台電副總經理吳進忠與台達能源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李延庭共同參與實驗室啟動儀式
氫能: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力量
台達董事長鄭平表示:「面對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邁向淨零碳排已是國際共識及政策推動方向,而氫能提供了關鍵的減碳路徑。台達長期秉持『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積極投入綠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這座測試平台,不僅為台達氫能技術研發奠定基礎,更助力台灣氫能技術創新,進一步串聯氫能產業鏈。此本土供應鏈布局有助於增強能源自給率,推動能源轉型與永續發展,並在全球氫能市場中強化競爭優勢。」
台達鄭平董事長於典禮致詞
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為台灣氫能供應鏈打下厚實基礎
氫能源普及的挑戰,在於如何有效提升效率。為此,台達除了鎖定業界最高效率的固態氧化物水電解製氫 (SOEC) 及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 (SOFC) 技術外,更研發出全台唯一SOEC/SOFC自製量產的電池堆性能測試機台,配合本土供應鏈,進行不同種類材料驗證與測試,為關鍵部件本土化生產奠下根基。台達期望藉此與台灣供應鏈夥伴攜手合作,支持從製氫電源、電池堆到系統整合的技術開發,並結合台達能源基礎設施整合實力,提供高效穩定的氫能源解決方案,預計2026年底於台灣開始量產電池堆與系統設備。
台達將攜手產業夥伴,打造台灣氫能供應鏈
台達投入研發的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 (SOFC) 技術,已參與微電網測試,結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和電力管理系統,協助客戶打造低碳高效的分散式電網應用及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同時,固態氧化物水電解製氫 (SOEC) 技術,結合工業製程熱回收,以水蒸氣生成的氫氣應用在不同的製程,此技術適合協助鋼鐵業進行減碳,及協助傳統化石燃料能源公司進行碳中和燃料生產及轉型。
台達淨零科學實驗室設有多元測試環境所需要的電力、天然氣、氫氣與高溫控制環境,與必要安全設備,可容納不同燃料供應的燃料電池及MW等級的水電解製氫,為材料本土化的目標建構所需的驗證場域,包含電池堆測試機台、熱部件測試及性能測試等,是氫能源解決方案及整合本土供應鏈最堅強的研發後盾,重點技術包括: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 (SOFC) 技術:一種高效且環保的能源轉換裝置,透過固態氧化物電解槽將燃料 (如氫氣、天然氣) 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和熱能。其運作溫度介於500°C至600°C,適合整合餘熱回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SOFC以其高效率、低排放及燃料多樣性聞名,廣泛應用於微電網、分散式能源供應及高效發電系統,是能源轉型和碳減排的重要技術之一。
固態氧化物水電解製氫 (SOEC) 技術:一種中高溫電解技術,利用固態氧化物作為電解質,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SOEC運行於500°C至600°C的高溫環境,能有效利用外部熱源 (如工業廢熱或再生能源的熱能) 來降低電力需求,提升製氫效率。相比傳統電解技術,SOEC具備更高的能源轉換效率,特別適合於結合工業製程或能源系統,實現低成本、大規模製氫,是推動綠氫發展與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技術。
電池堆測試機台:台達研發自製,全台唯一的SOEC/SOFC自製量產短電池堆性能測試機台,能配合本土供應鏈需求、進行不同種材料驗證與測試。測試項目包含金屬支撐型電池 (MSC) 生產需求,可透過測試機櫃中之測試櫃,對多批樣品電池片,進行標準化電池堆組裝後的性能測試,藉此找出生產不良品。
實驗室的正式啟用展現台達發展氫能技術的承諾。台達將持續與產業界、學界及政府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台灣氫能產業的蓬勃發展與技術創新,為全球淨零的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典禮現場來自產官學界貴賓超過百餘人,共同見證台達氫能事業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