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圈
AI Box非橫空出世 : 一場醞釀已久的技術演進
文|新事業發展管理處 2025/08

隨著通用人工智慧 (AGI) 的快速發展,一個新的概念—「AI Box」逐漸浮出水面。然而AI Box並非橫空出世,它是一場深刻的技術演進,是過去數十年ICT領域積累與融合的結果。

何謂AI Box?從概念到可能實現
AI Box通常指一個被物理或邏輯隔離的系統,其中包含一個高度智能的AI,目的是防止AI對外部世界產生負面影響,同時讓人類安全地與其互動、提取知識。相較於上一代智慧設備 (Edge AIoT Box),AI Box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內核運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能支援複雜AI模型推論。它並非簡單地將AI功能疊加到現有的IoT Box上,而是在硬體架構、軟體堆疊和應用範疇上實現了根本性的革新。

在硬體架構方面,體現於晶片技術的極致追求、高速互連與頻寬的突破,以及記憶體技術的革新。軟體堆疊則涵蓋從底層AI編譯器、深度學習框架優化,到上層的模型壓縮與量化 (Quantization) 技術,皆旨在發揮最大硬體潛力。在應用範疇上,AI Box的實體尺寸,賦予它在不同應用層面上的優勢。

微型AI Box (Micro AI Box / Edge AI Module) : 尺寸通常與手機或信用卡相仿。搭載低功耗AI晶片,可整合到空間受限的設備中,如智慧門鎖、小型機器人、穿戴裝置、智慧家電
小型AI Box (Compact AI Box / Industrial Edge AI Gateway)
: 尺寸通常介於手掌到書本大小。多採無風扇設計,具工業級的防塵、防震、寬溫特性,適合智慧城市、零售、農業、製造的現有基礎設施。
大型AI Box (High-Performance Edge AI Server / Appliance) : 接近標準伺服器或一台小型工作站尺寸,多為機架或塔式設計。擁有大量記憶體和儲存空間,以及冗餘電源、先進散熱系統。適用於機場、港口、數據中心。

AI Box提供智慧設備與本地伺服器之外不同的部署選擇,NBDMD整理

從通用平台到領域專精的「All-in-One」智慧引擎
具備模組化與獨立性,AI Box可作為通用平台。而將通用型AI Box調教為領域專精的「All-in-One Box」,不僅是技術能力的疊加,更是對特定產業深層需求的實現。AI Box對隱私、即時性和精準度要求極高的領域成效更是顯著:

無感非接觸式生命體徵監測與跌倒預警系統:搭配毫米波雷達和熱感應數據,該系統在多個養老院試點將跌倒後的救援時間縮短逾30%,同時提升了入住長者的滿意度和隱私安全感,家屬對此類的智慧照護方式給予高度肯定。(註一)
即時異常行為偵測:智慧路燈內置AI Box,能即時分析監控影像,在邊緣端識別潛在犯罪行為 (如鬥毆、扒竊)、可疑包裹、行人跌倒等突發狀況,並快速通報至最近的警務中心。資料處理在本地完成,降低隱私爭議。(註二)
災害預防與協同: 結合AI Box的智慧感測器網絡 (如煙霧感測器、地震監測儀),可在邊緣端快速分析資料,識別火災、地震等風險,並透過協同網路即時向周邊AI Box傳遞資訊,啟動區域性預警和疏散。(註三)
人機協作與作業安全: 在協作機器人周圍或工作站部署AI Box,連接高解析度3D視覺感測器 (如Camera、LiDAR),AI Box能即時判斷碰撞風險、操作合規性、是否需要機器人遞送工具或完成複雜組裝任務等協助。(註四)

AI Box不僅是晶片或硬體的堆疊,更是軟體平台與領域知識的整合。而真正將通用型AI Box調教為各行業All-in-One解決方案的,是具備端到端軟硬體整合能力的應用領導廠商。未來,期待AI Box能像樂高積木一樣,在各產業領域被靈活組裝和調教,激發無數創新的應用。

註一 : CarePredict (美國)、Vayyar Imaging (以色列)、Essence Group (以色列)
註二 : Hitachi Vantara (日本)、Motorola Solutions (美國)
註三: Cisco Systems (美國)
註四 : Siemens (德國)、Advantech (研華科技 -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