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華夏文物典藏博物館,為了避免脆弱的書畫文物受到過度光照而受損,故宮對於照明各項光學參數皆規範具體數值,希望兼顧「觀者體驗」與「文物保存」。2023年,故宮啟動「書畫展廳照明改善」專案,導入台達子公司新思代科技的全光譜LED燈管,並結合智慧控制及監測功能,能夠24小時全年無休監測色溫及照度,此項監控也創下全球博物館先例。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處長何炎泉表示,此次專案,故宮無論在光學品質要求,或是智慧照明系統,都為全球博物館業界樹立典範。「故宮展示的是千年歷史文物,容易給人老舊的刻板印象;其實故宮的與時俱進是領先同業,跑在全球博物館的最前端。」
線性光源均勻照度
故宮首度引進LED燈具取代使用多年的複金屬燈。複金屬燈生命周期短且造價昂貴,每顆一萬元的燈泡,往往使用一年就要替換。反觀LED照明的光學品質愈來愈好,已有逼近自然日光的全光譜產品。因此故宮針對多家廠商進行評比,最後由台達出線,但這才是考驗的開始。
故宮書畫展櫃距離僅50公分,方便民眾近距離觀賞作品,但對燈光設置來說難度極高,尤其是高度1公尺以上的立軸書法或畫作,容易出現作品上下兩端(距光源較近)明亮,畫面中心(距光源較遠)偏暗的照度不均現象。本次專案台達採用全光譜線性偏光燈具,以線性光源取代原本點光源,短距離內較能維持一致照度;加上此系列採非對稱的偏光設計,可提供較佳的均勻度;並採用上下補光的作法,以求最大程度達成均勻照亮並消除立軸地杆或作品皺褶陰影。專案完成後,獲得不少藝術史專家及長期服務志工的好評,認為在CRI演色性的效果呈現更佳,甚至優於原本的複金屬燈。
本次專案採用全光譜線性偏光燈具,以線性光源取代原本點光源,維持一致照度並提供均勻的照度。圖左為改裝前、圖右為改裝後,亮度明顯提升且更勻稱
BIC客製平台監控照度及色溫
此次另一亮點,在於燈具結合台達BIC(Bluetooth Intelligent Control)藍牙智慧照明系統。藉由BIC智慧傳輸功能,讓感測器取得的各項資訊能夠上傳雲端,24小時監測色溫及照度。台達也客製管理平台,針對「照度」與 「色溫」監測;其中色溫監控,是為了避免一旦光源老化,色溫衰減後藍光比例上升,可能導致展示失真或作品損壞。此外,UNO空氣感測器可監測即時溫、濕度數據,讓人員能夠隨時監看古物展品的環境狀況。
本次專案中採用的燈具結合台達藍牙智慧照明系統,藉由其智慧傳輸的功能,能24小時隨時監測「照度」與 「色溫」以及環境溫濕度
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處長何炎泉表示,世界各國觀光客來到台灣,都會先到故宮,這也促使故宮關注最新科技與趨勢,不斷進步。藉著LED照明以最先進的光學技術改善觀者體驗,並結合多元監控功能及管理平台,為故宮在提升外部觀賞者體驗以及內部行政管理效率,都帶來更前瞻的應用空間,藉由IoT科技引領博物館走向未來的「新視界」。